欧美日韩欧美,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不卡在线视频二区三区,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時政要聞

首頁 > 新聞中心 > 時政要聞

一場世界級糧食整風大浪潮開始了
2021-09-13  瀏覽[1292]次

      2020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提出中方適時召開國際糧食減損大會的倡議。2021年9月,在全球面臨50年來最嚴重糧食危機的背景下,首屆國際糧食減損大會在中國濟南成功舉行。


      習近平指出,糧食安全是事關人類生存的根本性問題,減少糧食損耗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糧食安全面臨挑戰,世界各國應該加快行動,切實減少世界糧食損耗。


我國高度重視糧食減損問題

       國不可一日無糧,家不可一日無米。我國古人在節儉方面為我們留下句句警言,“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奢靡之始,危亡之漸”、“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流露出我國居安思危、崇尚節儉,抵制奢靡之風的大智慧。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減少糧食損失浪費問題。習近平主席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采取綜合措施降低各環節的糧食損失浪費。除了中央一號文件有關部署和《反食品浪費法》外,中國“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要開展糧食節約行動,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印發《全鏈條糧食節約減損工作方案》。

   

      而我國通過建立健全法律法規,為全社會確立餐飲消費、日常食物消費的基本行為準則,減少和杜絕糧食收儲過程中和食品加工、運輸、銷售等環節中的浪費現象,以法治方式進行綜合治理。


      今年夏糧和早稻由于機收的精細化,少損失了30億斤的糧食,挽回了150萬噸糧食。如果我國糧食減損一個百分點,就相當于減少損失650萬噸,按400公斤糧食一年一人計算,可以養活約1600萬人。


世界級糧食整風運動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2019年糧食及農業狀況》中提到,全球在收獲后到零售前的供應鏈環節內損失的糧食比例非常高,約占到總產量的14%。


      做個假設,世界每年大約生產糧食28億噸,如果世界糧食減損一個百分點,相當于減少2800萬噸糧食的損失,就大約可以多養活7000萬人,如果按生產一噸糧食需要3畝左右的耕地計算,還可以節約8000多萬畝耕地。


      去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國際糧食供應鏈遭受沖擊,世界糧食安全狀況不斷惡化,糧食安全所遭遇的挑戰已經引起了不少國家政府和國際組織的高度警覺,很多國家通過加強立法、普及節約意識教育、民間力量參與等方式,引導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費和生活習慣。


美國:推出《食品日期標簽法案》

      論能源消耗,美國人堪稱世界第一。據統計,美國每年有40%的食物被浪費。世界時報報道,美國每年約有6000萬噸價值1600億美元農產品遭到丟棄,其中奶制品占比最高,大約損失910億美元。


      針對這一嚴峻形勢,美國通過立法對食物浪費加以規范,2019年美國推出《食品日期標簽法案》,嚴格區分“最佳食用期限”(Best if Used By)和“保質期”(Use By),通過給食物給出不同的保質期標簽,以減少消費者扔掉可安全食用的食物。


法國:世界首個《反食物浪費法案》制裁

       法國環境與能源管理署統計,法國每年丟棄的食物相當于浪費了160億歐元,排放了1530萬噸二氧化碳,是法國境內飛機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五倍。但法國并沒有對如此嚴重的浪費現象坐視不管,甚至將抗擊食品浪費已經上升到了法律規定的級別。


       2016年2月,法國成為全球首個專門制定法律禁止食物浪費的國家。《食物浪費法案》規定,禁止超市扔掉或銷毀未售出的食物。如果超市有未售出但仍可以食用的商品,必須捐贈給慈善機構或食物銀行。超市和慈善機構簽訂協議后,還能獲得捐贈食物價值60%的稅收減免。如果違反規定,超市經理將面臨2年監禁和7.5萬歐元罰款。


意大利:剩余食物回收率超23%

       與法國的以“罰”為主不同,意大利《反食品浪費法》更加注重“鼓勵”原則,將通過減免稅收等手段鼓勵企業或農場,通過慈善組織捐贈仍可以食用且符合衛生標準的過期食物,力圖減少在食品生產、加工、分配、消費等整個鏈條上產生的浪費。根據2020年的最新數據,自這項法律出臺以來,意大利剩余食物的回收率已經達到23%以上,在歐洲國家中名列前茅。


      法國和意大利的立法行為,在整個歐洲甚至世界上都有“滾雪球”的效應。更多的國家表示對此項法令有著極大的興趣。


進口國家的節約糧食情況

       日本:國土面積小,山地丘陵多,平原耕地少。據日本農林水產省今年8月發布的數據顯示,日本2019年度食品自給率為38%。


      為了減少食物浪費,日本政府注重從立法著手。2001年,日本實施《食品循環法》,要求食品生產企業減少廢棄物排放,盡可能進行循環再利用。去年10月,日本實施《食物浪費削減推進法》,規定政府有責任推進避免食物浪費的相關政策,并要求從食品生產到消費等各環節減少浪費。


      新加坡:所需食品中近九成依靠進口。新加坡食物的浪費意味著新加坡需要進口更多食物。同時,為處理大量食物垃圾,新加坡還需要建設更多廢物處理設施,如將廢物轉化成能源的工廠和垃圾填埋場等,這對于土地稀缺的新加坡而言難以持續。


      2015年11月,新加坡環境局啟動了減少食物浪費推廣計劃,通過在網站、電視和報紙等媒介和社區等渠道宣傳節約糧食倡議,鼓勵公眾養成合理購買、儲存和制作食物的習慣。去年12月的一項調查顯示,2019年新加坡的食物垃圾比2018年減少5.8%,是2013年以來的新低。


      韓國:韓國國土面積較小,人口眾多,在糧食產量方面除了大米能自給自足外,絕大部分的面粉、豆類、粗糧等都需要進口。為了杜絕餐桌上的浪費,包括餐廳等在內的餐飲場所出臺了多項舉措,促使人們節約糧食。


      作為餐桌浪費的重災區,韓國自助餐餐廳要求顧客剩余食物必須繳納罰款成為普遍現象,并明確寫在餐廳的價格板上。這項規定開始于上世紀90年代,首爾市率先立法,要求中型和大型飯館每月必須繳納“環境負擔金”,此后逐漸向全國推廣。


十項減損共識

      全球糧食減損迫在眉睫,對于糧食大國而言,糧食整風有備無患,是好上加好,優上加優的做法,對于糧食進口國來說,全鏈條減損至關重要,是保護口糧安全、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


      據了解,此次大會共有70位嘉賓進行了致辭發言和演講交流,會上多方達成十項減損共識:


       一是行動減損。此次大會成功發布《國際糧食減損大會濟南倡議》提出各國加強糧食減損的重點領域和合作方向,為各國開展糧食減損提供借鑒,得到參會各方認可。山東率先發布《山東糧食減損行動方案》,先行先試,值得肯定。


       二是機制減損。此次會議可被視為國際糧食減損領域的里程碑活動。響應參會代表呼吁,推動節糧減損國際合作機制化,擇機召開第二屆國際糧食減損大會,開展經驗分享,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推進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


      三是平臺減損。宣布在山東濰坊設立國際糧食減損研發交流平臺,與各國共建共享,推動開展有關科技、政策、法規及實踐等的交流、創新和試驗。


      四是生產減損。認識到生產減損依然是大范圍的、需要任重而道遠的行動環節。特別是要建設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推廣精量播種,提升機械化、標準化作業水平,增強防災減災能力,促進生產的良田、良種、良制、良機、良法“五良”融合,做到生產過程減損。


      五是收獲減損。著力推進精細收獲,強化集成配套,鼓勵開展社會化機收服務,盡可能做到“顆粒歸倉”。


      六是儲運減損。完善倉儲設施建設和裝卸運輸方式,推廣安全高效節能儲運新技術,支持引導農戶科學儲糧。


      七是加工減損。倡導適度加工,建立科學的加工標準體系,優化加工技術裝備和工藝,挖掘加工副產物利用潛力,提高成品糧率和副產物綜合利用率。


      八是流通減損。完善糧食運輸物流體系,開發專用技術和裝置,建設糧食接卸專用平臺,開展物流標準化示范,特別重要的還有更大范圍開辟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


       九是消費減損。引導節約理性消費,健全餐飲業服務規范、行業標準,提倡“光盤行動”,避免“舌尖上的浪費”,推進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十是意識減損。糧食減損是系統性工程,需要提升各參與方的節糧減損意識。形成政府引導,農戶、市場主體、消費者和社會組織等全社會共同參與,全環節協同,全方位共抓的格局。


鄂公網安備 42011102003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