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的前世今生
2022-07-31 瀏覽[1337]次
“再生稻”俗稱“翻生稻”。
水稻和一般農作物種植的常識是,南方地區春播夏收、夏播秋收,北方地區是冬播夏收或春播秋收,播一次種一次收獲。
所謂“再生稻”,就是頭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樁重新發苗、長穗,進而抽穗成熟的水稻。在操作上,就是在春天水稻種子播下去,夏天收獲時候只割稻株的上三分之二部分,保留下面三分之一植株和根系,并施肥培育,讓其短時間內再長出一季稻子,秋季可以再次收獲。
再生稻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1700年前。早在晉代郭義恭的《廣志》中,就有“南方有蓋下白稻,正月種,五月收,獲訖,其莖根復生,九月熟。”的記載。在民間,它也有“抱孫谷”或“秧孫谷”的俗稱。
再生稻的適宜種植區域多為光溫資源“兩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地區,人們可利用一季早中稻收割后培育再生稻,充分利用當地溫光資源,提高光能利用率及單位面積總產量。
我國南方水稻主產區基本都可以種植雙季稻,也就是一季早稻一季晚稻,早稻生長期短,在100天左右,一般在4月份播種,7月中旬前后收獲。
晚稻在7月下旬前播種,由于晚稻播種不久就入秋了,氣溫開始逐步下降,因此,生長期偏長,一般都要11月下旬收獲,這之前如果氣溫下降太快,晚稻的收成就要大打折扣,所以晚稻種植的時間很關鍵。
在解放初期到七十年代末,我國的農業基本還處于最初期農耕時代,機械設備使用率很低,水利設施也不是很完善,還有耕牛和人力等多種因素影響,在每年農村“雙搶”季節,總有部分晚稻種植面積來不及重新耕地種植,那個時候我國還沒有解決基本溫飽問題,誰也不舍得撂荒,經過多年積累的經驗,就創造出了“再生稻”的模式,而且“再生稻”第二次生長收獲的水稻,加工成的大米口感比正常種植的晚稻口感更好,這是我國廣大勤勞的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但是那時的“再生稻”產量較低,其實是無奈的選擇。
近幾年來,我國的農業種植成本逐年上升,種植水稻幾乎沒有什么利潤,就又有些種植戶想到了用種植“再生稻”的方法降低成本,因為種植“再生稻”不用二次耕地和播種,還能省一些人工支出,前提是產量,特別是再生這一季的產量,這種種植方法以前之所以沒有得到推廣,最大的原因就是第二季的產量偏低。
近幾年來,經過育種研究機構的不懈努力,終于研發出了幾款適合“再生稻”種植方法的水稻品種,而且兩季的所產的糧食加在一起可達到一噸以上。這個品種第一季的收獲時間在8月上旬,比早稻晚兩周時間,跟中稻前后上市,因此,口感和品質均比早稻要好,跟中稻差不多,而晚稻的口感很好。
作為一種“一次播種、兩季收獲”的水稻栽培方式,再生稻具有增產增效、生育期短、米質優、省種、省工、節水等優點。由于優勢比較明顯,這項種植技術和品種近幾年來發展的較快,在湖南、江西、湖北東南沿江地區和皖南及河南部分地區得到較快的推廣。根據統計,在中國南方稻區的1.6億畝單季稻田中,約有5000萬畝適宜種再生稻。
可以說,再生稻能夠有效解決雙季稻勞動力短缺和人力成本大幅度攀升問題,對調優糧食生產結構和實現農業提質增效有重要意義,一直是南方很多省份提高復種指數、穩定稻谷總產的一個重要措施。
相信不久的將來,隨著種子技術不斷提升,品質進一步優化,產量逐步增加,今后很多不能種植雙季稻的地區,都可以利用“再生稻”技術,實現種一次收獲兩次,從而真正解決我國的糧食安全問題,實現口糧和食物自給自足。
(來源:中華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