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管理技術是保證水稻高產的關鍵,本文強調了在早稻和中稻生產中的重要農藝操作技術,希望能給農戶開展農業生產提供一些指導。
一、早稻。
1、水分管理
幼穗分化到破口采用間歇灌溉。所謂間歇灌溉就是灌一次淺水,大約2-3cm,經過自然落干以后間隔2-3天再灌一次水,間歇時間長短以表土濕潤,用手按可見手指印為標準。優點:一是滿足水稻生長發育對水分的要求;二是促根保葉,改善株型,避免徒長;三是提高根系活力,擴大根系,保證營養物質運輸通暢;四是形成一個良好的通風保濕田間生態環境,保護幼穗生長發育。
破口至齊穗期保持淺水層;齊穗后,采用間歇灌溉;收獲前5-7天斷水,切勿過早斷水,否則影響米質。對于低洼地、爛泥田,要注意開溝排水。通過合理的水分調節,達到以氣保根,以根養葉,以葉促粒的目的。
2、施好穗粒肥
破口期看苗施肥,一般田塊畝施穗穗歡高鉀肥料10公斤,生長旺盛的少施或不施。
3、及時進行根外追肥
始穗與齊穗期噴施。稻株明顯脫氮的稻田,每畝用稼好千斤頂100克兌水30公斤噴霧;轉色正常稻田每畝用千斤頂50克兌水30公斤噴霧增粒重。
4、嚴防病蟲害
加強病蟲的預測預報及防治工作,重點是稻瘟病、稻飛虱、稻縱卷葉螟。尤其是稻瘟病,有發生過稻瘟病田塊,要特別注意降雨后田間濕度大引起的穗莖瘟暴發。
二、中稻。
1、施足分蘗肥
插秧時有施基肥的(基肥畝施功能型復合肥——秧保姆22-8-12基施肥料40公斤),在插秧后7—10天畝施尿素5-10公斤。
2、及時曬田,適度控苗
(1)曬田控苗。移栽后20~25天,全田莖蘗數達到預期高產穗數80%時,即每蔸有9—12條苗時,就曬田。地力好、發苗旺的田塊,要重曬。發苗不足的田塊,要輕曬。曬田程度的把握,田間土壤沉實不爛糊,田塊中央土壤人走過去不陷腳。曬田時間,當田面普遍看出水稻發出白色的新根,且全田葉片挺起,葉色明顯褪淡落黃停止曬田。
(2)復水灌溉。曬田結束后,及時復水,采取間歇灌溉。及時追施高鉀型肥料—穗穗歡,畝用量為10公斤。
3、病蟲防治。中稻病蟲以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紋枯病、稻瘟病、稻曲病防治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