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合作社幾乎可以用“遍地都是”來形容,到2014年12月底,全國依法登記注冊的專業合作、股份合作等農民合作社達128.9萬家, 可是其中有很多合作社是不規范的。以山東為例,截止去年年底,山東有13萬家合作社,可正常運轉的合作社只有20%~30%,很多合作社登記之后就沒有開展過業務或活動,有的在實地調查中已找不到蹤影。
合作社有數量沒質量
2014年,全國各地合作社非法集資案件高發、騙取國家補貼案件頻發!以往在農民合作社發展中,一些地方重數量、輕質量,主要表現為:有的內部管理不夠規范,不照章辦事,缺少利益聯結機制,運轉不正常,淪為“空殼社”;有些合作社成立之初就徒具其名,掛個牌子只是為了取得上級資金扶持,成為“翻牌社”……
國家嚴格規范合作社
從去年開始,國家開始重視合作社不規范現象,2014年8月份國家工商總局發布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年度報告公示暫行辦法》,合作社將實行年度報告制度;去年9月農業部、發改委、財政部等全國農民合作社發展部際聯席九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引導和促進農民合作社規范發展的意見》,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把加強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運行規范的農民合作社作為政策扶持重點。
對不規范合作社動手
近期,山東省農業廳、發改委等十一部門發布《關于貫徹落實農業部等九部門<關于引導和促進農民合作社規范發展的意見>的通知》,要求對合作社進行嚴厲“審查”,2015年要對有名無實的農民合作社勸其申請注銷退出,達不到規范化要求的合作社,不得承擔財政投資項目,不得享受政府相關扶持政策。
具體措施可以分為三大塊:
第一,農民專業合作社要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定期向工商部門報送年度報告。
第二,山東各地通過上門走訪等形式,在明年6月底前完成對轄區內農民合作社的普查摸底和備案工作,準確掌握其成員、資產財務、生產經營等情況;對合作社開展信用合作的情況要重點核查,全面摸清其合作方式、規模、風險控制等情況。
第三,由縣級政府編制轄區內優先扶持的農民合作社目錄,并結合實行農民合作社年報信息公示、年報信息抽查和示范社運行情況監測等制度,對目錄實行動態管理,每年公布一次。政府支持農業發展的財政投資項目,要優先投向列入政府優先扶持目錄的合作社。
據了解,去年山東省共評定了600家省級示范社,今年還要再評1000家。省級以上財政專項資金將重點扶持省級和國家級示范社。
隨著合作社數量的增加,現在許多省份已經開始控制合作社發展數量,開始看重合作社的質量,清查其內部問題。除了山東外,湖北今年也明確提出要實施農民合作社“提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