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我國黃淮地區的旱情已有效緩解,但東北地區旱情仍在持續。近年來,應對大范圍、長時間的旱情已成為糧食生產發展的常態。2007年東北地區夏伏旱,2009年北方冬麥區冬春連旱和東北地區夏伏旱,2011年北方冬麥區連旱、長江中下游地區嚴重春旱……專家認為,在加強控制性水源工程和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建設之外,發展旱作農業技術是今后農業抗旱的一大關鍵。
為什么要大力發展旱作農業?從技術上,旱作農業包括高效利用自然降水、促進土壤保墑增墑等旱作栽培耕作技術,農作物抗旱耐旱優良新品種以及農業抗旱新機具、新材料等。從理念上,旱作農業順應天時和作物生長規律,不是一味增加灌溉量,而是力求降水和作物需水期同步,用好雨水、注重節水,實現從對抗性農業向適應性農業轉變,從被動抗旱向主動避災轉變。
我國很多干旱地區是典型的旱作農業區,大多十年九旱,在這些地方灌溉的成本比較大。糧食種植本身比較收益就有限,農民自然會比較灌溉設施和用水的成本和效益,地方政府也會綜合考慮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因而,大力推進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深耕深松等抗旱技術的應用是關鍵。
加快發展旱作農業有經濟可行性。長期以來,旱作農業被定義為低效農業。而據財政部測算,在灌區平均每增加1斤糧食生產能力需投入4至6元,在旱區推廣全膜雙壟溝播等旱作農業技術,平均每增加1斤糧食生產能力僅需投入2元。通過綜合旱作節水農業技術推廣應用,因地制宜發展馬鈴薯、地膜玉米、向日葵、中藥材等區域優勢作物,可形成一批有較強競爭優勢的農產品產業帶。
我國旱地面積比重相當大,在一定意義上說,糧食生產的差距在旱區,增產潛力也在旱區。在干旱多發的背景下,以提高降水利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為核心的旱作農業技術是未來糧食生產的關鍵。